发布日期:2023-08-28 13:42
7月,随着中小学暑假的到来,实体店渠道进入暑期销售旺季,出现环比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实体店渠道虽然处于暑假旺季,但与前两年水平差距较大;网店指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整体市场及数据变动
实体店渠道方面,在暑假旺季带动下,本月实体店渠道环比上升35.25%,展现出暑假销售高峰的特点。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19.89%,和2021年相比差距也较为明显。1-7月实体店同比增长率为负22.86%,今年各月指数都没有突破去年同期水平,只有4月与去年同期水平最为接近。
从五大地区来看,五大地区均表现为同比下降,其中华东地区同比下降最多,下降了30.19%。与6月相比,五大地区均表现为环比上升,其中东北地区环比上升最多,上升了49.64%。
网店渠道方面,7月网店市场由于年中大促落下帷幕,环比下降9.23%;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上升1.92%。从近3年6-7月份网店渠道指数来看,6-7月同样也是网店的销售高峰,随着这两年“6.18”大促对市场购买力的释放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导致6月市场表现优于处于暑期的7月。
不同二级类码洋比重变动
从二级细分类零售市场监控码洋来看,大部分类别环比出现了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受“6.18”大促结束影响,属于市场的正常回落,只有教辅、语言、地图和中小学幼儿园教材类环比上升,这也比较符合暑假旺季学生用书热卖的特征。
从二级细分类零售码洋比重来看,与去年7月对比,马列思想及政策性读物和少儿类码洋比重同比下降较多。马列思想及政策性读物类主要受主题出版图书热点转移的影响,本期高销量的主题出版图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普及本)》《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普及本)》和二十大相关主题的图书,定价大多低于去年同期热销的《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平装)》等,因此码洋比重变化比较大,但主题出版依然是马列及政策性读物类图书的销售热点。另一个本期同比下降较多的门类是少儿类, 7月少儿市场中有57种图书销量在2万册以上,去年同期则有128种图书销量在2万册以上,差别比较明显。消费水平及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影响少儿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少儿市场正处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存量”阶段。
市场销售热点(销量领先图书)
2023年7月,虚构类中,北联合版《智囊(白话精选本)》位列首位,《额尔古纳河右岸》和《长安的荔枝》分列第2、3位,成都时代版的《智囊(珍藏版)(白话精华本)》也在本期前30名中。本期多种经典作品销量有所增加,重回销量前列,包括《杀死一只知更鸟》《围城》和《追风筝的人》。此外受中小学暑假阅读需求带动,四大名著销售热度较高,本期有4种四大名著进入虚构类前30名中,其中3种为新进入榜单。
非虚构类中,销量前3名分别为《5分钟漫画人情世故》《中国人的规矩》和《好好接话:会说话是优势,会接话才是本事》。本月首次进入非虚构类销量前30名的图书中,多种图书有着实用性强的特点,如《5分钟漫画人情世故》《句子星球》《策略》《饭局的艺术》和《打动人心的销售情商》,这些图书在营销层面均在短视频渠道有明显投放,借助短视频渠道深入到下沉市场,并借助在短视频渠道低折扣的价格优势打开市场局面,带动了图书销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张雪峰的《决胜高中三年关键期》表现突出,进入到本期非虚构前30名中,作者主要因为考研辅导走红网络,今年5月份因为发表了关于新闻专业就业相关的评论吸引了一定的关注。
本文有删减。
本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