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9-25 13:35
9月20日,第13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开幕当日发布《2022—202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
数字出版产业新规模
1.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勇毅前行,奋发进取,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总收入达到13586.99亿元,比上年增加6.46%。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9.51亿元,电子书69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6.4亿元,博客类应用132.08亿元,网络动漫330.94亿元,移动出版(仅包括移动阅读)463.52亿元,网络游戏2658.84亿元,在线教育2620亿元,互联网广告达6639.2亿元,数字音乐达637.5亿元。
2022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2.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呈现上升态势
2022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104.91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01.17亿元,增幅为3.7%,但处于近三年来增速最低点。表明传统新闻出版单位还需要依靠资源、拓展新业务、探索新路径、拓展新模式,着力提升规模实力与发展能力。
3.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向好
2022年,在线教育收入为2620亿元。由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持续发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推动在线教育迈过调整期,进入稳定发展期。
网络动漫收入为330.94亿元。网络动漫以高品质内容、品牌IP影响力与资源的深度开发为依托,充分调动市场资源,深研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用户的内容消费升级和较强的支付能力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与有力保障。
数字出版产业新发展
1.政策体系日臻完备,指引数字化赋能迈向新高度
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发布,明确由中宣部牵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参加组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出版业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阵地,为出版业数字化建设和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新的任务要求。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对新时代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打造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等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文件的发布,把出版融合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出版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融合发展注入了前行动力,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
2022年,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通过启动实施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和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计划,充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将融合发展引向深入。
2.文化主阵地地位凸显,社会价值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基础前提和核心要义。
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数字阅读平台纷纷配合这一主题主线,组织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在2022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入选的41个项目中,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党和国家伟大成就等主题出版物占比较高。有声读物满足多场景、碎片化主题教育需求,已成为主题出版物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
3.出版融合向纵深推进,规划实践模式持续开拓创新
2022年,出版单位普遍加强了融合发展的统筹谋划,把数字化建设和出版融合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结合自身优势出版资源和优势业务板块,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发展模式。
2022年,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在数字出版平台和出版融合发展人才两个方面,遴选出行业优秀代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如入选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的11个项目,反映了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阶段性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并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交通出版社的“车学堂”交通安全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等传统出版单位建设的平台产品,如得到App、掌阅iReader等文化科技企业的平台,表明主管部门行业指引的视野更加开拓,切实促进传统出版单位和新兴出版企业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深度融合。
扫描以下二维码阅读全文。
本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