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字中国年度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18 13:00

以ChatGPT4为代表的AI数字化,正强势渗透企业组织发展,颠覆长期以来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触发企业根本性变革。该报告回顾过去30年数字中国的建设历程,展望未来十大数字经济趋势,并从数据要素、数字中国大底座、数字重构产业链三方面阐述了AI数字化为各行各业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历史性机遇。

01 数字中国30年

《报告》认为,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数字中国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探索数字化发展的30年,而2023年则是数字时代2.0的元年,即智能时代。

自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提“数字中国”概念以来,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共识。

image.png


《报告》把2023年之前的数字中国建设分为以下4个阶段:

1994-1998年,我国不断地围绕基于ICT的基础设施与能力,从制度、技术、产品、连接等各方面,驱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信息化、数字化。

1999-2008年,中国企业从需求侧入手,抓住人口消费红利,创造了多个领先的商业模式,以BAT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主导了这一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2009-2014年,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写了经济社会运转的基础模式,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5-2022年,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通用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相关产业链上下游迅速繁荣壮大,成为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脉络大体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观察。

宏观上,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庞大的空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数级倍增, 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中观上,数字技术为产业链、价值链带来全新动能,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模式新业态,围绕需求侧与消费侧的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商业及应用基础。

微观上,以数字化为高质量发展契机的中国企业,在寻找新引擎与新动能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试错与实践,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突围样本。

扫描以下二维码阅读报告全文。

image.png

本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