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06 08:12
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3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有效支撑“双减”和“停课不停学”
■现有资源总量28052条,增加了1.6倍。3月1日至25日,累计浏览总量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资源总量大幅增加,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4个板块。平台现有资源总量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自3月1日试运行以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日均浏览量不断攀升,截至3月25日,
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0倍,最高日浏览量达6433万;平台用户不仅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还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也使用了平台资源。
“在这次平台建设中,特别注重怎么更好地适应‘停课不停学’的需要,以及特别聚焦了怎么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双减’工作。”吕玉刚说。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服务新学期“双减”效果明显。吕玉刚介绍,平台升级改版试运行后,日均浏览量比“双减”前增加24倍。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师研修等资源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使用,“特别是有效帮助解决了学生不参加校外培训后‘在哪里学、学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助力了学校‘双减’工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这轮多地散发疫情下,也有效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和“停课不停学”。数据显示,平台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份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增加了2.6倍,其中疫情比较严重的辽宁、吉林、福建、山东等省份增幅均超过6.5倍。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步伐
■每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均有17.5所优质职业院校、16个头部企业参与开发
■超17.8万门教师自建课程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第一期已于3月28日上线。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目前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12月底完成平台各规划功能的开发与上线。
据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由“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教材资源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服务中心”四大板块组成。
一期上线的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包括3个模块:专业资源库、在线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其中,专业资源库模块以专业为单位,为各类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完整系统的专业课程资源和学习包,包括全国优质职业院校优势专业联合企业共同开发的标准化、示范性课程以及各种拓展资源,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编辑课程资源,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课程;在线精品课模块覆盖所有行业门类,汇集职业教育领域优质的MOOC课程,供教师教、学生学;视频公开课模块以职业教育国家级获奖项目的课程资源为基础,为职业院校提供可选用、可观摩的课程。
陈子季介绍,平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譬如,每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均有17.5所优质职业院校、16个头部企业参与开发,促进了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本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